蝉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2025年07月28日
蝉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2025年07月28日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有: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025年07月28日
1、《庆祝国庆64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2、《祖国——我心中的一首歌》
祖国,是多么深情的名字!
每次想起都抑制不住心情的起伏,
赞叹你五千年里的瑰丽,
感慨你百十年间的命运。
2025年07月28日
是的,虚实结合
《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起句既交代了时序,又点出“春愁”的主旨,表现出词人连绵不断的愁思。下片将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上升为对年华易逝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用“点”“染”结合的手法,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全词用“点”“染”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2025年07月28日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鹅。
鹅,鹅,鹅,曲顶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2025年07月28日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鹤去楼空,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鹤去楼空,物是人非,世事茫然,岁月难再,惟有绵绵乡恋、悠悠乡情古今亦然,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由虚幻传说转为实写之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025年07月28日
1.关雎2. 氓3.蒹葭4、陌上桑 5、龟虽寿 曹操6、观沧海 曹操7、归园田居 陶渊明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9、饮酒 陶渊明10、木兰诗11、游山西村 陆游12、渡荆门送别 李 白13、过零丁洋 文天祥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15、秋词 刘禹锡16、赤壁 杜 牧17、行路难 李白18、观刈麦 白居易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20、使至塞上 王 维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22、春望 杜 甫23、论诗 赵 翼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25、次北固山下 王湾26、望岳 杜甫27、黄鹤楼 崔 颢28、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29、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3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2、夜雨寄北 李商隐33、泊秦淮 杜 枚34、无题 李商隐35、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36、浣溪沙 晏殊37、水调歌头 苏轼38、浪淘沙 李煜39.渔家傲 范仲淹4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41、己亥杂诗 龚自珍42、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43、忆江南 温庭筠44、别云间 夏完淳45、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46、破阵子 辛弃疾47.浣溪沙 苏轼48、醉花阴 李清照49、登飞来峰 王安石
2025年07月28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两句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但这不是诸葛亮的原创。而是出自西汉《淮南子·主术训》。其原句为:“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下一句是:非宁静无以致远。整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该句源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2025年07月28日
cháng shā guò jiǎ yì zhái
长沙过贾谊宅
liú cháng qīng
刘长卿
sān nián zhé huàn cǐ qī chí , wàn gǔ wéi liú chǔ kè bēi 。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qiū cǎo dú xún rén qù hòu , hán lín kōng jiàn rì xié shí 。
2025年07月28日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杜甫的《绝句》。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泊东吴万里船泊字是停靠的意思。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字,在这里是停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