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2025年07月28日
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2025年07月28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祀先人的时间。以下是关于清明节的部分古诗:
杜牧《清明寄怀卢员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居易《清明日踏青》 昨夜东风吹又生,散入梅花扑鼻香。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烟笼十里楼。
苏轼《惠州清明日游玉皇山记》 阳春白雪,江山如画,我辈自应好景虚。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王安石《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把酒话桑麻。
2025年07月28日
tiān jìng shā · qiū
天净沙·秋
yuán dài:bái pǔ
元代:?朴
gū cūn luò rì cán xiá,qīng yān lǎo shù hán yā,yī diǎn fēi hóng yǐng xià。
孤村落?残霞,轻烟?树寒鸦,?点?鸿影下。
qīng shān lǜ shuǐ,bái cǎo hóng yè huáng huā。
??绿?,?草红叶?花。
2025年07月28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原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李后主被俘归宋后所作,全词字里行间透露着李煜对南唐故国的无限思念,该词充满了凄婉之意,伤感之情,真正写出了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极度痛苦和万般的无奈。
2025年07月28日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日》朝代:宋代作者: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025年07月28日
1、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2025年07月28日
新高考必背75篇古诗文,共包括61篇初中篇目和14篇高中篇目,分别是:
初中篇目:《论语》十二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周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观沧海》、《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望岳》、《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 、《无题》、《相见欢》、《渔家傲》、《浣溪沙》、《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游山西村》 、《破阵子》、《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木兰诗》、《黄鹤楼》、《卖炭翁》、《满江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025年07月28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025年07月28日
白小兔是一只热衷于文学的兔子。
她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各种书籍和诗歌,还是大诗人荷马的忠实粉丝。梦想以后开一家在湖边的咖啡书城,每天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心得。
憧憬着能见一见自己的偶像。
她喜欢的东西有很多,但不喜欢的只有一种:那就是对文学不感冒的动物。
比如胖小猪。
胖小猪是白小兔的邻居,和她一起从小长大。傻乎乎的,对文艺一窍不通。他能背下吃过所有烧饼用过的调料,但背不下完整的一首静夜思。
“窗…床前…明……月光……疑……疑是……西瓜霜……”
2025年07月28日
必背的端午节古诗有《端午节》——唐·杜甫。
明确小学生必须背诵端午节古诗。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小学生学习汉字和诗词的必修内容,也有助于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孩子爱国主义情感。
背诵端午节古诗还能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端午节古诗通常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难度,但以下提供一些简单、适合儿童的四句诗句,用来庆祝端午节:
1. 端午节到了,赛龙舟好热闹。
2. 粽子香又甜,端午节吃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