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的意思: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话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2025年07月28日
“月满西楼”的意思: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话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2025年07月28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翻译: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2025年07月28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是杜甫《旅夜书怀》诗作的首联,其全诗为: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阁夜》与《旅夜书怀》对读 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有什么不同阁夜,是由时间而感叹物的变化,多一些伤感与寂寥和无奈. 旅夜书怀,虽也有寂寥之感,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由景及事的豁达与释然,表现的是一种宽广的意境.
不同之处在于阁夜,是由时间而感叹物的变化,多一些伤感与寂寥和无奈. 旅夜书怀,虽也有寂寥之感,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由景及事的豁达与释然,表现的是一种宽广的意境。
2025年07月28日
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2025年07月28日
白马篇
曹植[1]
白马饰金羁[2],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3]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
宿昔秉良弓,楛矢[5]何参差。
控弦[6]破左的,右发摧月支[7]。
仰手接飞猱[8],俯身散马蹄[9]。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10]。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11]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2]。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2025年07月28日
《渔翁》--柳宗元 yú wēng yè bàng xī yán xiǔ 渔 翁 夜 傍 西 岩 宿, xiǎo jí qīng xiāng rán chǔ zhú 晓 汲 清 湘 燃 楚 竹。
yān xiāo rì chū bú jiàn rén 烟 销 日 出 不 见 人, ě nǎi yī shēng shān shuǐ lǜ 欸 乃 一 声 山 水 绿。 huí kàn tiān jì xià zhōng liú 回 看 天 际 下 中 流, yán shàng wú xīn yún xiàng zhú 岩 上 无 心 云 相 逐。
2025年07月28日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意义
1、祝老人长寿
重阳节的具体节日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两个9在一起代表着对老人活得久,并且长寿的祝愿,在这一天,主要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些老人进行祝福,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是需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最重要的还是在这个九月初九日期,希望老人可以健康长寿。
2、思念远方的亲人
从小我们都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千古流传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正是在重阳节发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生活在9月9日这特殊的节日对于自己亲人的思念,重阳节除了对老人的长寿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对于亲人的一些思念,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各种尊老爱老并且优老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
2025年07月28日
原名《石头记》,是曹雪芹根据曹家在清朝由兴到衰的家庭背景而著,应该是做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年间,其中不乏宫廷的权力斗争,目前看到的大多数版本让人以为是一部比较言情的小说,其实曹老的愿意是反映当时康熙立次子为太子,后废又力到再废一个宫廷权力斗争波及民间的政治小说,贾、林、薛的爱情悲剧是当中的牺牲品。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他的家室十分显赫,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2025年07月28日
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作者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万荣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
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2025年07月28日
yǐn hú shànɡ chū qínɡ hòu yǔ
饮湖上初晴后雨
shuǐ ɡuānɡ liàn yàn qínɡ fānɡ hǎo , shān sè kōnɡ ménɡ yǔ yì qí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 dàn zhuānɡ nónɡ mò zǒnɡ xiānɡ yí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 轼 shuǐguāngjiànyànqíngfānghǎo水光潋滟晴方好,shānsèkōngméngyǔyìqí 山色空濛雨亦奇。yìbǎxīhúbǐxīzǐ 欲把西湖比西子,dànzhuāngnóngmǒzǒngxiāng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