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2、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台城路·上元》纳兰性德
2025年07月28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2、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台城路·上元》纳兰性德
2025年07月28日
筝读音 : zhēng 部首: 竹 笔画数 :12 笔顺名称 : 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竖钩 解释: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组词:1、鸾筝2、凤筝3、轧筝4、移筝5、玉筝
筝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竹字部,拼音是zhéng,读第一声。筝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撇、横折、横、横、竖钩共十二画。筝组词风筝。
读音是zheng,
组词是风筝。
造句
2025年07月28日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写的词里面的。
这首词不是杜甫而是苏轼的,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而词是晚唐五代才兴起的文体。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对故友离别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全词内容包含了作者与故友的离别,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思考。其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对故友离别之痛的思念之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表达了对故友去世的无奈和悲伤,最后“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则深刻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这首诗以简练、凝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感慨人生短暂、思念故友的心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2025年07月28日
根据我的搜索,这里有几首古代诗人创作的关于母亲的诗词,每一首都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和思念:
1. 《游子吟》(作者不详):这首诗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的情景,表达了对母爱的颂扬。
2. 《送母回乡》(李商隐):李商隐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哀思和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悲痛。
3. 《西上辞母坟》(陈去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前告别母亲坟墓的场景,流露出对亡母的深切怀念。
4. 《十五》(白居易):通过描绘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和儿子彼此深深的牵挂。
2025年07月28日
《长相思》全文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不思量。又思量。一点寒灯耿夜光。鸳衾闲半床。雨声长。漏声长。
几阵斜风摇纸窗。如何不断肠。
2025年07月28日
释义
基本
妇:妇女;孺:小孩子。妇女、小孩都知道。
比喻
比喻某事物广为人们所知晓。
例句
这位救火英雄的故事传遍四方,妇孺皆知。
“红灯停,绿灯行”这种交通规则常识妇孺皆知,你为什么还要开着车闯红灯呢?
妇孺皆知的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此词出自《星火燎原·湘西再起》。
读音为fùrújiēzhī,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2025年07月28日
《立冬》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作》
宋代: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后作》
2025年07月28日
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塔》
3、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寄朱锡珪》
4、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五月五日》
端午节的古诗两首:
1、 和端午 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2025年07月28日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释意:彼此间有高山、大河阻隔,形容距离遥远也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近义词: 高山仰止, 德高望重。
反义词: 遗臭万年。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据《全唐文.卷五九九.刘禹锡》引)。“ 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2025年07月28日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花开鲜艳的样子。华:花。
之子:这个姑娘(之:指示代词,这个;子:可泛指人,此处译为姑娘)。归:古时称 女子出嫁为“于归”,或单称“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
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