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知道的意思
不知转入此中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不知转入此中来全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意思是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025年08月11日
不知是不知道的意思
不知转入此中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不知转入此中来全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意思是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025年08月11日
古诗《马诗》的全文及翻译如下:
全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2025年08月11日
1、《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余秋雨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2、《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2025年08月11日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如削,岩壁高耸。
巫峡幽深秀丽,以曲折、幽深、秀丽为特色,景色迷人。
西陵峡滩多水急,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多样的一段。
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长江三峡是这三段峡谷的总称。
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2025年08月11日
咏雪联句
作者:谢安、谢朗、谢道韫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
译文: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谢安)
在空中撒把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朗)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谢道韫)
2025年08月11日
乌江道上
【唐代】李白
夜半扁舟出洞庭,
客帆初挂早潮平。
社风才起海鹰至,
岚雾未收江鹄鸣。
吴岫乱云擎古塔,
楚皋寒叶拥荒城。
垂虹桥外天连水,
无限别离生杜蘅。
2025年08月11日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全诗的内容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2025年08月11日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纪昀也与袁枚同一时期,时称“南袁北纪”。
赵翼有一首论诗很有名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2025年08月11日
中秋佳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以下是一些中秋佳节快乐的诗句:
1.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宋·俞桂《中秋月》
2.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宋·杨万里《中秋》
3. 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宋·谢逸《中秋》
4.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清·慧霖《闰中秋玩月》
2025年08月11日
粉身碎骨浑不怕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如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制作过程,赞扬石灰的品格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惧磨难,宁折不屈,只要清白的决心和高贵品格!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通过对石灰的传神描写,表达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坚守高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