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②。虽有舟舆(yú)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
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
2025年07月28日
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②。虽有舟舆(yú)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
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
2025年07月28日
周一早晨必早起,健康就在步多行。
金黄玉翠豁青睛,大氧吧中景色明。
杨柳依依鱼喜戏,桃花灼灼鸟欢鸣。
踏沾朝露芳心惬,拥抱春风逸兴生。
每天早晨早早起,健康就在锻炼中。
周一晨起田野中,身置金黄穗浪行。
山径盘旋云雾绕,阳光照耀地天融。
金风飒爽拨溪晕,阴雨缠绵叩柳屏。
落叶层层积眷恋,丰盈五谷富心中。
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2025年07月28日
以下是一些含有月的诗句,适用于初中生的飞花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唐·杜甫《月夜》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2025年07月28日
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2025年07月28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3.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2 因为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这是国学文化的核心思想。
3 其他著名的国学名句还包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礼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不以成败论英雄,只看颜如玉”(《红楼梦》)等等。
2025年07月28日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心爱的人而伤感之情烘托出悲伤的诗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讲解内容:
2025年07月28日
不是卜算子咏梅,是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觉得不要去纠结必背的古诗是75首还是80首
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我们从小就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
它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旋律。诗词记录着人的喜恕哀乐愁苦恨,这就是诗词的情感。那么要要读懂古人,就要有兴趣去阅读。
爱好和兴趣是一切事物成功的起端。我们为什么学习诗词?首先是喜欢和爱好,是对诗词美的向往。
古诗词的积累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所以建议多多益善。
2025年07月28日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解释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2025年07月28日
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025年07月28日
穆桂英死后被割了头颅。
穆桂英死后被西夏敌人割掉了头颅,无头尸体也被扔下了悬崖。当时一起被割掉头颅扔下无头尸体的还有另外几位杨家女将。当时穆桂英本来是率领杨家的其他女将讨伐西夏,当时穆桂英正在观察敌人的营地,没想到中了埋伏,穆桂英和身旁的女将直接被敌人弓箭射杀,另外几名女将赶上去救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最后这几位女将也被杀死。西夏人杀死了穆桂英等人之后残忍的割掉了这些女将的头颅,并将这些女将的无头尸体扔到了悬崖下。
杨门女将穆桂英是正史中的主要人物,除了原型外,其余皆为演义所创造。因此,像穆桂英这样的英雄人物,最终都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