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相见欢》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025年07月28日
张惠言《相见欢》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025年07月28日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代文学家张继的一首诗,描述了作者夜晚泊船在枫桥下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枫桥是指江苏苏州的枫桥,它是一座古老的桥梁,以桥上的枫树而得名。以下是《枫桥夜泊》的原文:
2025年07月28日
叶绍翁(公元1194年~公元1269年) ,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
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共活了75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祖籍建安,南宋中期诗人。
2025年07月28日
原因如下:
背诵《论语》的孩子被认为聪明,并不是因为《论语》本身提供了直接的智力提升,而是因为它激发了孩子们的智慧潜能,帮助他们建立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思考方式。
背论语对孩子有以下好处:
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
可以提升孩子的语文水平。
可以提升孩子的道德修养。
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2025年07月28日
苏轼能文能诗能画还擅长书法,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认为绘画应该追求观念上的深度和心灵上的境界,注重内涵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技法上的精细。
他主张在创作中注重气韵和意境的表达,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
2025年07月28日
以下是一些激励奋进的诗词:
1.《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2025年07月28日
nǚ yù
美女、女神、女人、女王、少女、海女、女性、女头、女娲补天、女装、女生、男才女貌、牛郎织女、饮食男女、窈窕淑女、茶花女、女流、女孩、独生子女、女仆、男女、女巫、女教师、女儿墙、庶女、淑女、女士、红男绿女、白毛女、
女玉读作nv(二声)yu(四声)。
女nv,它的声母是n,韵母是v,音调是二声。组词:女人,女子,女性
玉yu,它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音调是四声
美玉,玉石,玉镯
nǚyù
女
2025年07月28日
桃花谿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歌第一句写远景,云烟缭绕,一座长桥若隐若现;
第二、三句写近景,水边的石矶、水里的落花、水上的渔船,忍不住询问渔人:桃花源的入口在哪呢?
全诗充满诗情画意,抒发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60首诗,《四时田园杂兴》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江南农村的风景、不同季节的农事、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长卷。《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隐退回到故乡后创作的一组田园诗,一共有60首诗,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风貌和农民日常的起居生活,也反映了社会对农民剥削和生活的愁苦。《四时田园杂兴》无论是叙事、写风景、还是抒情,都巧妙的通过写自然景观来抒发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令人难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025年07月28日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的脍炙人口的诗:
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杜甫《月夜忆舍弟戍边口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025年07月28日
意思: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题中的“惊起一滩鸥鹭”一句,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句子,全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