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一》,原诗为: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可,何用浮荣绊此生。意思是说,看见一片飞花吹落就感觉春色已减,那么成千上万的花被打落,怎不叫人愁怅?
且去欣赏流逝的春光,不要厌酒喝多了伤身体,翡翠鸟在曲江高楼上做巢,苑边原来雄踞的麒麟已卧在地上,仔细推敲事物知道现在应该及时行乐,何必用浮名绊住一生呢?
2025年08月22日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一》,原诗为: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可,何用浮荣绊此生。意思是说,看见一片飞花吹落就感觉春色已减,那么成千上万的花被打落,怎不叫人愁怅?
且去欣赏流逝的春光,不要厌酒喝多了伤身体,翡翠鸟在曲江高楼上做巢,苑边原来雄踞的麒麟已卧在地上,仔细推敲事物知道现在应该及时行乐,何必用浮名绊住一生呢?
2025年08月22日
1、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赠花卿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2025年08月22日
真的念念不舍直到死。
唐婉与陆游的故事如下:
唐琬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母亲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唐琬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与唐琬成婚。婚后伉俪相得,感情很好。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后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琬。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琬,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数年后,陆游去游览沈园,正巧遇到唐琬夫妇也在园中。唐琬征得丈夫赵士程同意,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陆游饮后,在沈园题写了那首《钗头凤》,写罢,搁笔而去。沈园一会后,唐琬悲恸不已。回家后,反复玩味陆游的词,便和了一首同样的曲牌的词,不久即怏怏而卒。
2025年08月22日
全诗: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2025年08月22日
意思: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当初见面时全部的美好印象。但是两个人肯定回不到当初。所以那个初见只能留在回忆里; 何事秋风悲画扇用了典故:这是指秋风一起,夏天用的扇子就被搁置一边,多指女人人老珠黄。所以才说:何事秋风悲画扇。过期的东西不合用,与过去美好记忆不重合的人在眼前也就不可爱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2025年08月22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小桥流水人家: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小桥流水人家: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2025年08月22日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与清明节相关的四字成语。以下是几个比较常见的:
1. 清明时节:形容春季气候宜人、天空湛蓝。
2. 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也是表达对先人敬意的行为。
3. 行乐踏青:清明节时,人们喜欢到户外赏花、踏青、游玩,这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传统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踏青,扫墓,祭祖的节日,有关清明节的四字成语多不胜数,譬如:
生别死离、悲不自胜、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悲天悯人、哀而不伤、哀鸿遍野、惨绝人寰、刻骨铭心、历历在目等。
2025年08月22日
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1、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2025年08月22日
6$
《回乡偶书》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深情。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忍袖揽湖翻绿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5年08月22日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不到:
新词汇太多,词典容量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词汇不断涌现,而词典的容量是有限的,无法收录所有的新词汇。
词汇使用频率低,没有收录的价值。有些词汇可能只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特定领域中使用,使用频率较低,因此没有被收录到词典中。
词典编纂者对词汇的选择和判断不同。不同的词典编纂者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可能会对某些词汇进行取舍和筛选,导致有些词汇没有被收录。
词汇的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有些词汇可能涉及到多个领域或多个语境,用法和意义比较复杂,难以在词典中用简短的定义或解释来呈现其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