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蝉古诗五年级上册(蝉的古诗五年级上册)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緌(ruí):蝉的触须


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五年级关于蝉的古诗,比较出名的有三首,即虞世南的《蝉》,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原文如下:

一、虞世南的《蝉》:

垂缕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二、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的诗表达清高的品质,李商隐表达苦闷之心情,骆宾王则表达乏难的情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