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77年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描绘了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亲人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反映了战争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痛苦。
首四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直接入题,生动地展现了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这里,皎洁的明月从天山升起,翻滚的云海为其衬景,苍茫一片,展现出辽阔而壮丽的景象。
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描述了壮丽的边疆景色;接着八句写戍边将士的生活和情感;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李白在这首诗中继承了古乐府的风格,但笔法独到,既有对古意的传承,又有所创新。他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了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