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喜)”,它为“情线”。
2.第一段主要写乐;第二段是开始由乐转悲;第三段是悲;第四段是阐述人生哲理;最后一段是喜。
3.线索就是把一篇文章联系起来的人物、事件、事物和情感,简称为“人线、事线、物线和情线”。
感情线索是乐——悲——乐。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苏轼赤壁赋真迹,是后人拓印真迹后流传下来的。
苏轼(一○三七至一一○一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散文《赤壁赋》,是千古传诵的文学名篇。清宫旧藏宋苏轼书《赤壁赋》帖,为北宋元丰六年(一○八三年)苏轼亲笔书写,其后流传过程大致是:在南宋时曾入宰相贾似道府收藏;在明朝曾先后被陆完、文徵明、文彭、项元汴等收藏家收藏;入清后曾被梁清标收藏,至乾隆时归于宫中,并被乾隆皇帝编入书画目录总集《石渠宝笈》初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卷纵高二十四厘米,横长二百五十八厘米,全篇六百零八字。除文章开篇三十六字在流传过程中受损,由明朝书法家文徵明模仿苏轼书体补齐外,其馀六十三行五百七十二字,均为苏轼手书真迹。古代不少法帖纵高都在二十三、二十四厘米上下,这是汉、晋一尺的长度,也就是“尺牍”的规格。
苏轼赤壁赋真迹,是后人拓印真迹后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