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全诗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人迹稀少的空山中,虽然看不到人,却听得到人们的声音。
夕阳的余辉透过深林,再次照耀在青苔上。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之一。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晚秋的景象,主人公牵着鹿向家的方向归去。王之涣通过鹿柴的形象,准确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诗中所述情境富有诗意,令人感叹自然景色的美丽。
全诗简洁有力,用词精准,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和深邃。作者通过动物与自然的瞬间互动,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情怀和追求平淡生活的价值。
整首诗相对简短,却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引发读者对生命真谛的思索。
答:鹿柴的古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 王维《鹿柴》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唐·裴迪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