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唐·王勃《滕王阁序》
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本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原文接下去两句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抒发了古代文人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因之以自励的胸怀。
【词目】日暮途远
【发音】rìmùtúyuǎn
【释义】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远一作"穷"。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典故】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因逃得快,才幸免于难。
涸:涸hé水干:干涸。涸泽。涸竭。
辙:辙(辙)zhé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涸辙难行,比喻穷困的境地很难行进。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