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
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
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类以人、动物和自然界的事物为主要表述对象,透过故事情节和角色代入一些蕴含道德、价值或生活哲理的故事形式。
其中,较为著名的寓言有《狐假虎威》、《水滴石穿》、《三打白骨精》等。
这些寓言故事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道德准则,使人能够学会掌握生活中的各种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状况。
这些寓言故事穿越了历史,成为了经典,一直传承至今,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