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这首先表现在他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等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对抗金战斗的回忆。
另外,在《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摸鱼儿》(淳熙已亥)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示的不平之情。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朝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崛起,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侵,占领宋朝北部地区,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面对国家受到外族入侵,山河破碎,他聚集了两千人,举起义期抗击金人。辛弃疾指挥义军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新契机成为爱国将领,发生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