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配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计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风情小诗写的非常朴素!!!

  这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字面意思是: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简析:"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格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声是在四声基础上,笼统地把四声分成两类,故而产生“平仄”。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