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颠倒位置。因为是把春天比喻成一个人,按照人的成长顺序来写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句之间是由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的递进关系,是一个人从小到大长成的顺序,这样写才符合自然规律,不能颠倒。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春的作者:朱自清。
春的写作背景:春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上半年。
1932年8月朱自清自欧洲游学归来,9月便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同年,与陈竹隐女士喜结连理,第二年4月便诞下贵子。此时的朱自清人生顺遂、家庭圆满、志得意满,所以整篇文章都充满着欣欣向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