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道德高尚的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奉献于万物但不讨求功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有抗疫英雄终南山!他们都是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的典范!
出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老子《道德经》
释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意思是说:最高尚的人品格像水一样,能够包容、滋养万物,却不处处争先。这是老子的话,他主张做人像水一样,大事上拿得出滴水穿石的韧性,小事上保持住润物无声的温柔。体现了古人的人生哲学。
这句字面意思就是最诚意的慈善就像给予水一样,这里的善是指慈善,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所以这句常用来比喻做慈就像给予一个正需要水的人一样。
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老子《道德经》。
上善若水的意思:
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
近义词:厚德载物,从善如流,尽善尽美,静水流深。
反义词: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