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古诗中的词牌名有很多,现列举比较常见的词牌名如下:蝶恋花;破阵子;菩萨蛮;清平乐;鹊桥仙;如梦令;水调歌头;行路难;沁园春;望江南;卜算子;采桑子;钗头凤;长相思;丑奴儿;浣溪沙;浪淘沙;渔歌子;念奴娇等。
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水调歌头、渔家傲、鹊桥仙、点绛唇、相见欢、捣练子、生查子等。
词牌名有:清平乐、水龙吟、水调歌头、沁园春、相见欢、采桑子、虞美人、望江南、长相思、菩萨蛮、鹊桥仙、木兰花、卖花声、醉花阴、浣溪沙、渔歌子、临江仙、永遇乐、少年游、渔家傲等等
词牌数量大约为八百七十多个(包括一些金和元词曲调),大多数词牌的内容与词牌名的含义无关。
是词牌名的诗渔歌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姜夔 《扬州慢·淮左名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陆游《卜算子·咏梅》。苏轼的《念奴娇?中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