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坎坷的故事:
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湖,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五岁时就开始学习读书认字。十五岁时就已经作出了多首诗作,并且开始得到了一些社会上流人士的推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李白开始学习剑术,喜欢行侠仗义
李白二十四岁时,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写诗文娱乐。次年,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生活,离开了宫廷。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几年后,李白重获自由。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