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创作时间有三种说法:
一,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二,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三,《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岳飞(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杰出而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是一篇表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著名诗篇,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国家危亡之际,常常能够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鞭策;《满江红》更是一篇光耀千秋、激扬四射的雄文!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腔忠勇的浩然正气和乐观奋发向上的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此篇伟大的爱国主义词章,应写于作者带兵北伐时期,所谓“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而以宋高宗、秦桧之流为代表的无耻投降派,一心议和,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竟然以十二道“金字招牌”强令岳飞撤军,致使功败垂成,三十年功业毁于一旦。岳飞在十分愤怒、失意、彷徨、无奈的心情下,直抒胸臆,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写出了这篇光耀千秋的著名词作。词人失意,而词坛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