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这是一首诗,也象一幅画.全诗仅以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个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日暮苍山远”和“风雪夜归人”的翻译: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风雪夜来了我这个投宿的人。
“日暮苍山远”和“风雪夜归人”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逢雪宿芙蓉山》,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原文】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狗叫的声音,
风雪夜来了我这个投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