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傍晚《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暮江吟》古诗的意思是:
一道残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深碧一半染得通红
最惹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滴圆润如珍珠新月初升似弯弓。
注释:
1、暮:黄昏。
2、江:指长江。一说指长安城东南的胜景曲江池。
3、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4、残阳:夕阳。
5、瑟瑟:宝石名,碧绿色。这里用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
6、可怜:可爱。
7、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题材为山水诗的七言绝句。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新月东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的半边为青绿色,半边泛出红色。九月初三这个夜晚真是令人喜爱、陶醉,露水像圆润的珍珠,月亮像一张弯弓。
该诗出自唐朝白居易笔下。原文如下:《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