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出自《老子》(即《道德经》) 大意很简单, 天道运行的规则,就是削减多出来的部分,去填补相对缺失的那些。

也就是说,天道就是让大家变得更平均。举个具体的例子, 地上有一座山,山边上有峡谷, 那么天道(自然)就是不断地侵蚀高山,侵蚀下来的沙土则会堆积在峡谷中,日积月累,山变矮而谷地充塞,整个地表看上去就没有原来那么大高低起伏了。这就叫 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而补有余。”这是一句道家的经典语句,它的含义是:天地有其规律,遵循着“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意思是当某些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处于过盛状态时,宇宙自然会自我调节,采取一些手段以减少它们的数量或活力,以保证大自然的平衡。


而人类社会则需要遵循“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法则。这意味着人们应该解决不足的问题,填补缺失,使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人们也应该善于发挥余力,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别人的不足,实现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句话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哲学思想,也让人们明白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出自 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