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不相称的东西混在一起。后来也用作自谦之辞,指以自己很不像样的东西接续好的东西。
貂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古代常用貂尾来装饰重要大臣的帽子。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司马伦是晋宣帝司马懿 的第九子。晋惠帝上台以后,他更与大臣孙秀合谋,赶跑惠帝,自己当了皇帝。
接着司马伦便于工作滥施赏赐,对曾为他篡权出力的人一律加官封爵,一时间出现了“每朝会,貂蝉盈庭的局面。后来封的大官实在是太多了,貂尾不够用,只得用狗尾巴来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本意。
扩展资料
司马炎封司马伦为赵王,掌管临漳。赵王司马伦篡位后,滥封官爵,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因此,人们讥诮说:“貂不足,狗尾续。
狗尾续貂:貂尾不够用了拿狗尾巴来顶替,指封官太滥。本为讽刺封爵太滥。“狗尾续貂”这条成语,除了本来的意思,后来用来比喻以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也用来比喻文章或办事能力拙。
狗尾续貂 释义:
续:连续,补充。貂: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上的装饰。朝廷封官太多,以致貂尾不足,只好用狗尾来代替。后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前后不相称。
狗尾续貂,汉语成语,释义为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充。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