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里所说的身正身不正,强调的都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身正就是以身示范,作出表帅。为师为父为官都要这样,榜样做好了,不发号施令别人也愿效仿,榜样扭曲了,虽然发号施令,别人也不想听从。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自身品行端正,他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符合道德规范,不需要通过命令或强制来引导。而如果一个人自身品行不正,即使他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或遵循。

这句话强调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和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如果一个领导者本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他的言行就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无需过多地依赖命令和强制手段。相反,如果一个领导者自身品行不端,他的命令和指示也难以得到他人的遵从。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和领导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影响他人和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性。

正:端正 令:命令 行:执行、听从 从:服从、听从 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身正直,不需要别人求助,自然而然的主动帮助别人,自然而然做正直的事,自身不正直,哪怕别人三令五申要求你做的事,哪怕是好事,也不会听劝不会动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