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下,我询问一位隐士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指着一座山说,师傅去采药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
原诗如下: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④。【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山中云雾弥漫,却不知道他的行踪。宋.魏野《寻隐者不遇》 寻真误入蓬莱岛, 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 白云遍地无人扫。 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隐士,可是没有遇到。但这里非常的美,高山环绕,松涛阵阵。到隐居者的居处时隐居者去采药了。诗人有些失望,可看到像天上一样的风景时,心情又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