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马革裹尸(马革裹尸出自)

马援是东汉名将。

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马革裹尸  【读音】:mǎgéguǒshī  【词义】: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词性】:褒义词。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造句】: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造句:五、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六、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