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有四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一般有四个韵脚。 分别是每联的最后一个。(首颔颈尾)。 但是也可以有五个韵脚的特殊情况。 即首联的第一句最后一个字也可以押韵。 那总共就有五个字押韵。 绝句一般就有两个。
问题:为什么有的律诗不是一韵押到底?
答:理论上不存在律诗不是一韵押到底的情形。因为律诗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没有。律诗讲究的是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所以没有律诗不是一韵到底的,如果中间换韵,那就不能称之为律诗。如果在朗诵时发现律诗不是一韵到底,那一定是没按照《平水韵》去朗诵。因为古代的律诗都是按《平水韵》押韵的,而在今天普通话中有些字读音就不一样了。比如小学教材里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按普通话读就不是一韵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