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描写的是夏季。因为诗人在后面写到“芳草萋萋鹦鹉洲”,而这里的芳草萋萋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草木茂盛肯定就是夏天而不是秋天。这两句谢了长江两岸的美丽风景,在阳光明媚的晴天,小洲上数目历历可见,芳香的花草在争相开放。这首是最有名的还是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作者对家长和亲人的思念。
晴川历历汉阳树描写的应该是夏季,因为下一句道明“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就是绿树芳草茂盛的样子, 说明诗人写诗的时候是夏季。
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真使人发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
这两句非常巧妙。我们仔细来分析:
先看“历历”两个字。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清晰可见”。
这有两个问题:
(1)既然写了“汉阳树”,自然是诗人亲眼见到的,“历历”两个字很多余;
(2)后面的“萋萋”是形容草本身的状态,而“清晰可见”并不是形容树木本身的状态。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历历”理解成“排列成行”,那么前后句就更相合了。“萋萋”表示芳草繁茂,而“历历”也表示树木众多。
诗人想找到另一个孤独的事物,他放眼望去,先看到江水对岸的汉阳城,结果树木排列成行;再看到鹦鹉洲,结果芳草繁茂。汉阳城和鹦鹉洲就是诗人找到的事物,结果它们不仅不孤独,反而树木众多、芳草繁茂,一片热闹的景象。
您看,诗人本来想找到另一个孤独的事物来减轻黄鹤楼的孤独,结果找到的两个景物都很热闹,这反而让黄鹤楼更加孤独。
这是反衬的手法,用汉阳城和鹦鹉洲的热闹,来反衬黄鹤楼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