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能文能诗能画还擅长书法,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认为绘画应该追求观念上的深度和心灵上的境界,注重内涵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技法上的精细。
他主张在创作中注重气韵和意境的表达,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
他还提倡结合诗歌和音乐,将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达到综合表现的效果。他的绘画理念影响了后世文人画的风格和传统观念。
胸有成竹 岁寒三友 松竹梅 胸有成竹的来历就是说画画 意思就是很自信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有一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的书画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宋代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实践者是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盛时泰《苍润轩碑跋》中说:“宋世称能书者,四家独胜。然四家之中,苏蕴藉,黄流丽,米峭拔,而蔡公又独以浑厚居其上。”
宋四家是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
苏轼在书法上有很大成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苏轼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