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是苏州。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姑苏城就是今苏州城有言:姑苏城,天地间。文人骚客为之相倾。烟波广陵间,流水明月前。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时期的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曾名“枫桥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嘉祐中(1056—1063)又改名为“普明禅院”。范成大《吴郡志》载:“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到了唐代贞观年间(627—649),传说“寒山”和“拾得”二位高僧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遂更名寒山寺,故寒山寺因此而得名。
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姑苏山得名。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或泛指旧苏州府全境。
词语分解
姑苏的解释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河渠书:“上 姑苏 ,望五湖。”淮南子·人间训:“﹝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参阅 宋 范成大 吴郡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县。2.指 姑苏台 。国语·越语下:“ 吴王 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 姑苏 。” 韦昭 注:“ 姑苏 ,宫之臺也,在 吴閶门 外,近湖。”史记·吴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吴
姑的字典解释 姑 gū 称父亲的姐妹:姑姑
苏的字典解释 苏 (⑧囌) 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姑苏区枫桥古镇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中的地名指苏州和寒山寺。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姑苏城外寒山寺出自《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