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高》杜甫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
2、感情基调: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
3、前二联以萧杀的秋风,悲啼的猿声,悄然落下的秋叶,低飞盘旋的鸥鸟,组成了一幅气氛悲凉的秋天景色.悲凉之中,透过滚滚向东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强调了悲呛的秋天是会过去的,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一诗中在情景交融方面有什么特点?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1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