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在此做“请问”指有礼貌得向别人问路。
全诗如下: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为:江南清明时候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落魄断魂。
向当地的人问路哪里可以买酒浇愁?牧牛的孩童笑了笑遥指杏花山村。
“借问”在此做“请问”指有礼貌得向别人问路。全诗如下:《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为:江南清明时候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落魄断魂。
扩展资料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借问”是请问的意思是,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清明》,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扩展资料: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