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写植物的诗句:
《咏兰》(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梅花》唐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桃花》唐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以下是一些描述植物的诗句: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5.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可以说植物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有很多经典的诗句都和植物有关。
比如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山流水遇知音,倍感诗情画意真。
”就借用了山水花木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诗情。
又如唐代杜甫的《登高》中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九霄云外两重山。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对。
”诗句中的“两重山”可以说是在描绘植物丰茂,山势雄伟的景色。
总之,植物在中国文学中具有广泛的意象渲染作用,是诗人们表达情感和美的场景的重要素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