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宵》
原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苏东坡的诗词,以风格豪放、气势雄浑、激情奔放、想象丰富、意境清新而著称于宋代诗坛。在这首诗中,他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富贵人家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充分体现了他的卓越才华。
这首诗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蕴含丰富。
马梦得是苏轼的好朋友,在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后,是他为他申请了一块旧营地,让他们一家有落脚之处,苏轼为居所取名为“雪堂”,并在门楣上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所以才有了“东坡居士”这一雅号。
这首小诗,是苏轼又被贬,路过杞县,拜访这位至交好友时发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