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大雅·荡》有云:“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本意是说:老天生下众民,本来都是善的;出生后面对社会各种诱惑,很少有人能以“善道”自终。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讲了一种人生哲理,其大意相当于俗语“善始善终”。“善始”就是“良好的开端”,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可是人们在许多时候,却因为日后成就的获得、地位的升迁、环境的变换、享乐的诱惑等,而改变初衷。因此,有“良好的开端”,未必有“良好的结局”。
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
这句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们在开始做事时往往热情高涨,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事情或是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如果人们不能保持初心(高涨的热情),最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
出处
《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回答一,这是诗经里的话回答二,意思是:做事,做人,谁都有开始,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终。如果是这样,那么能弥补自己过错的人就太少了。
意思是:人们大都有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参见《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