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知识网

诗词文化分享平台

感遇其二张九龄(感遇其二张九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感遇》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张九龄也是唐代著名的重臣,在遭遇谗言被贬后写下此组诗。《感遇》共十二首。

其一诗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诗曰:“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晶莹洁净。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张九龄的感遇中的名句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等。

张九龄的感遇一般指《感遇十二首》。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