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约319字,文章内容是陶渊明虚构的。其中的人名地名未必实有。一般认为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
文中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但也只是一种空想。
“晋太元中”,时间不详;“武陵人”,也很宽泛。“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忘”、“忽”,给人虚幻的感觉。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谜,是人们精神的寄托。
一共320字。《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从前,有一个打鱼的,划着自己的小船,顺着溪流前进,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座桃花林中。小船穿过桃花林迎面是一座山,山下有一个狭小的山洞,原来是溪流的源头。打鱼的像狗一样的爬过去,一进洞就看见了房屋整齐,农田肥沃,男女老少都过得非常幸福。
《桃花源记》全文含标点共有397字。标点符号79个,汉字318个。
320字。《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虚构的。其中的人名地名未必实有。一般认为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
文中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但也只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记共4个字,分别是桃一个字,花一个字,源一个字,记一个字,共4个字。因为问的问题是桃花源记多少个字,就是桃花源记这几个字。
《桃花源记》包括标点一共395个字。《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