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开篇,诗人首先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柳绿花红,燕舞莺歌的境界,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处处迎风招展的繁荣与祥和.“千里”极言地域之辽阔广大,一个“千里”把“莺啼”响彻了整个江南,把“绿映红”掩映了整个江南; “水村”与“山郭”又把迎风招展的“酒旗”挂遍了整个江南.令人迷恋,令人心驰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是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就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也使其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更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
《江南春》 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城郭,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默然矗立在朦胧烟雨之中.这首诗写法巧妙,虚实结合,前两句是实,点面或者说局部与整体概括相结合,后两句卒章显志,实中有虚,一语双关(看似写景,其实也暗含讽喻统治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短短28字,句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动静结合,既有声有色,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更有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追溯,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