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后上《美芹十论》《九议》,陈述自己抗金救国的方针、措施,均不被采纳。
曾先后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都不能施展其才能和实现其抱负。
由于屡遭排挤打击,壮志难酬,42岁后先后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筑室闲居近20年。辛弃疾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词成为他表现爱国思想、跟投降派斗争的武器,著有《稼轩词》。辛弃疾“以节气自负,以功业自许”,以爱国主义题材为词的主要内容,其风格以豪放为主,善用典,喜议论,为填词技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不怕谗言倾盆,稍有政绩,就招谤被弃,国有危难,就被招而任用。他上过《美芹十论》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政治家,像一块铁,可以烧红锤打,还可以放入冷水里淬火。他表现了豪放派的豪放不羁。也有人说他是婉约派,他的词多情细腻不亚于柳永和李清照。
辛弃疾的词最突出的主题是对抗外敌收复故土
辛弃疾的词最突出的特征是抒写对中原故国的怀念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的战斗激情。
驱除鞑虏,恢复家园,报效国家。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三字词作品广受欢迎。在辛弃疾的词中,有很多运用了精炼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等手法,使得他的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辛弃疾的词三字作品广受欢迎,他的词作品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水龙吟,清平乐,破阵子,菩萨蛮
《菩萨蛮》
作者:辛弃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