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我最欣赏飞夺泸定桥,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生死,不怕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在初一书
35页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最喜欢翻雪山(岷山千里雪)这幅画,诗人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
2025年07月28日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我最欣赏飞夺泸定桥,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生死,不怕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在初一书
35页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最喜欢翻雪山(岷山千里雪)这幅画,诗人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
2025年07月28日
悯农其一这首诗作于中唐-德宗时期。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关于李绅《悯农》的作诗地点,较可靠的说法是李绅中进士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的二人久别重逢,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时所作。
悯农其一描写的是唐代中期德宗时期。
悯农二首·其一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25年07月28日
这句话表达了离别后仍能共享同一天空、同样美丽的月光,意味着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人们仍然能够通过相同的情感和回忆联结在一起。
它也表达了生命中的瞬间,人们可能会分别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是他们分享的回忆和感受永远不会消失。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美好的事物和回忆来联结,创造更多的美好记忆。
意思是:到月亮升起的那一刻,两个人都在遥望明月,天空中的明月是两个人共同指向的一个目标。
一别两地宽,应该是祝福两个人分别后各自在今后的生活中道路宽广,没有坎坷,路好走吧。这是分别后,对对方最好的祝福吧,大有生活不再有交集的意思,多用于情侣、夫妻分手后对彼此的祝愿,也可以用于去异地工作、生活朋友间的美好祝愿、祝福。一别两宽,你好我也好。
2025年07月28日
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邢恕:【随州】“荆楚西南地,清明咫尺天。远山犹带雪,高柳已藏烟。”
3、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5、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2025年07月28日
《论语·子罕》。
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读解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秦王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
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
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2025年07月28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这句话出自于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原文节选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节选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个人家?
1. “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秋天的思念飘落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惆怅之情。
2. 《秋思》这首曲子旋律婉转悠长,其意境与秋天的氛围十分契合。秋天常给人以萧瑟、悲凉之感,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思绪和愁绪。在这句话中,诗人通过想象秋天的思念散落在各家各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难以排遣的惆怅。
2025年07月28日
山中问答李白是李白所作的一篇诗,其中曾写道“道阻且长,吾岂不凋丧?”表达了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迷茫。
但最后他又通过与山中的仙人对答,从中得到启示与宽慰,“幸赖借问归来觅,斯人迷路知何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传达了乐观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
因此,这篇诗的意思是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积极寻求答案、探索真理的决心与勇气。
是指在山中与李白进行问答,以求得到更高的境界和智慧。这个典故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一句诗:“山中问答,驾言出游。”
2025年07月28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释: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025年07月28日
全诗如下: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思就是恰好在年轻,风华正茂的一个年龄段,因此对于自己的梦想就要勇敢去做,勇敢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025年07月28日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立成汤伊尹耕莘》、《无盐破环》、《老君堂》、《翰林风月》、《倩女离魂》。其中《立成汤伊尹耕莘》、《无盐破环》、《老君堂》是否确为郑作,尚有疑问。另有《月夜闻筝》存残曲。《哭孺子》、《秦楼月》、《指鹿道马》、《紫云娘》、《采莲舟》、《细柳营》、《哭晏婴》、《后庭花》、《梨园乐府》等9种仅存目。所作杂剧《倩女离魂》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