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诗人学者每逢中秋大多伤感时事,忧国思家,就数苏东坡的《阳关曲·中秋月》最为让我喜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你问的是苏轼这首吗? 这首小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阳关曲·中秋月
北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2025年09月07日
古之诗人学者每逢中秋大多伤感时事,忧国思家,就数苏东坡的《阳关曲·中秋月》最为让我喜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你问的是苏轼这首吗? 这首小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阳关曲·中秋月
北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2025年09月07日
《春望》一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草木深”出自首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深”与“破”相对,有对比突出之意。
深”意为茂盛,春回大地,山河依旧,草木一片生机盎然之景,可是国家已经被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作者不免触景伤情,感伤落泪。
2025年09月07日
欧阳修写的。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025年09月07日
以下是一些关于深秋落叶的诗句: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025年09月07日
1、大儿锄豆溪东的意思: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
2、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句诗的意思是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全诗原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全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农村草屋旁,一对白发翁媪闲坐饮酒的场景,第二部分分别描绘了大儿子在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三儿子趴在溪边剥吃莲蓬的景象。全诗以农村朴素闲适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2025年09月07日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25年09月07日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者简介: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渔者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内容: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该诗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江上渔者在凉爽的夜晚,借着银烛的光芒,轻轻拂去身上的小虫,仰望夜空中的牵牛织女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渔者生活的赞美。
2025年09月07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贬官赴任到蓝田,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2025年09月07日
“云想衣裳花想容”意思是: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出自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2025年09月07日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五言诗,诗人登上古鹳雀楼,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