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后三字是拗救,五言仄起仄收标准是“(仄)仄平平仄,”,此诗后三字变成了“仄平仄”,对句就用“平仄平”救。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同理“弃轩冕”,救上句的“天下闻”。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2025年08月01日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后三字是拗救,五言仄起仄收标准是“(仄)仄平平仄,”,此诗后三字变成了“仄平仄”,对句就用“平仄平”救。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同理“弃轩冕”,救上句的“天下闻”。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2025年08月01日
答:鸠占鹊巢意思是常强占喜鹊的巢,因为斑鸠自己不会筑巢。成语,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也作“鸠夺鹊巢”“鹊巢鸠占”“鸠僭鹊巢”。另美国有同名电影。
“鸠占鹊巢”成语里的两种鸟,鹊和鸠,其中争议比较小的是鸠,这里的鸠不是指鸠鸽类的斑鸠。而是指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古称鸤鸠。杜鹃科的确是属于托卵寄生的鸟类,所以鹊巢鸠占里的鸠,应该可以确认是杜鹃家族的成员。
1 鸠占鹊巢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占用别人的领域、职务、名誉等。2 这个成语得名自一个寓言故事,讲述是一只鸠鸽在一只喜鹊的巢里筑巢卵,取代了喜鹊的位置。因此鸠占鹊巢成了比喻取代别人的行为。3 在现实生活中,鸠占鹊巢的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道德或不合法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要侵犯他人的领地或职位。
2025年08月01日
是武则天写的《如意娘》,全诗如下: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据中国内地历史学家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史上形容女皇武则天倔强的诗词主要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
唐·武则天
2025年08月01日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 苏轼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意思是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是虚写,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是虚写。以虚衬实,突出作者内心的孤独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背景:这首词是元丰五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2025年08月01日
上一句是
火树银花合
正月十五夜
[ 唐·苏味道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星桥铁锁开是一个形容交通畅通的成语。据传说,古代长江上有一座名叫星桥的断桥,过往船只必须要拆船下水才能通过。后来,一位聪明的村民想出了用铁锁将桥缆牢固,使得船只可以顺利通过,因此形成了“星桥铁锁开”的成语。这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形容交通很畅通,没有障碍的情况。在今天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普及的时代,这个成语也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种表达事物畅通的形象化说法。
2025年08月01日
翻译: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人皆携带茱萸是否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2025年07月31日
上一句是:但愿人长久。
出自:宋代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025年07月31日
分为四个部分。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此诗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全诗大部分篇幅都用来写荆轲之行,以此着力渲染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慷慨悲壮之举;刺秦王的过程只以“图穷”以下四句简要叙述;诗的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奇功不建的无限惋惜之情。此诗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别具一格。
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2025年07月31日
大江东去浪淘沙是出自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25年07月31日
通行的《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 。
通行的《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后来一般都沿用此说。王应麟是南宋庆元人,字伯厚,淳佑进士。他奉诏考士,见文天祥卷,认为「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极力向皇帝推荐,得置首选。又应诏极论时政。度宗即位,累迁礼部尚书,著有《深宁集》、《玉堂类稿》、《困学纪闻》、《玉海》等书二十馀种,是一位忧时爱国、学问赅博、治学谨严的学者。出版《三字经》的出版社从多,当属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字经》全文带注音版本精美。作者:王应麟??成书于南宋中期。